2025年4月8日下午,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以“线下+线上”联动模式,成功举办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跨学科维度下高素质“造价+X”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会,并同步开展广西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土建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及《传统专业改造视域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造价+X”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课题组交流座谈会。活动在敷文园F205教室举行,汇聚校内外专家、课题组成员及对课题感兴趣的同仁,共探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专业升级路径。
会议伊始,课题组负责人陶月平老师围绕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及预期成果展开系统阐述。她指出,课题聚焦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以“造价+X”跨学科融合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构建“双师双能”型复合师资队伍,为应用型高校土建类专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与会专家及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并就研究路径优化、跨学科资源整合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科研科负责人梁莹副教授、工程造价教研室专业负责人孔德辅,以及校外专家蒙朝搂(广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卢凌寰(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正高级工程师)、崔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等,结合行业前沿动态与教学实践经验,从产教融合、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协同育人等维度提出建设性建议。
课题开题环节后,新工科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土建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负责人陈华教授与《传统专业改造视域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造价+X”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负责人陶月平老师分别汇报项目进展与阶段性成果。与会教师围绕项目实施路径、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数智化技能为驱动”的协同发展思路,强调需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专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
此次活动通过课题研究与新工科项目的深度联动,搭建了校内外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以“双师双能”师资培养为核心,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校企联合实训基地为载体,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会各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协作机制,凝聚创新合力,共同探索新时代应用型高校专业改造与师资建设的创新范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南宁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新工科研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教育规划课题与新工科项目协同发展,为新时代应用型教育改革与行业创新注入新动能。(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供稿 图 曾妮/文 陶月平)

图1 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现场

图2 新工科项目负责人陶月平汇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