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工程结构综合试验平台

作者:黄茂庭 时间:2025-10-27 点击数:

南宁学院工程结构综合试验平台建筑面积1100m2,平台于2024年5月竣工,9月份投入使用。拥有250台(套)科研设备,价值超1500万元,可开展各类结构和构件的压、弯、剪、扭等静力力学试验和结构拟静力试验,试验条件在广西区内位列前茅,助力土木水利硕士点建设。


3E27A2

图1 结构综合实验平台平面布置图

平台体现了“三新一融”特点,致力于打造契合符合当下土建行业需求的综合型平台。

一、新设备:先进装备赋能科研

平台配有1000吨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300吨t组合式框架(半自动提升)、岩石与混凝土力学试验系统(RMT-301)等科研仪器设备。设备有力支撑了“广西结构低碳建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2+1+4”个省级/市厅级科研平台及多个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1.YAW-10000F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

本设备是结构大厅吨位最大设备,具备强大的压缩、拉伸与弯曲加载能力,专为中小型构件的抗力测试与性能分析设计。本设备采用框架式结构与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具备力—位移闭环控制、恒力/恒位移模式切换、全过程自动采集与保护机制,加载稳定高效,安全可靠。

2.JAW-3000BJ型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本系统是结构大厅的核心加载设备之一,由多通道加载框架、伺服油源、伺服作动器以及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广泛应用于大中型结构构件的静力加载、疲劳试验及复杂力学行为模拟等试验。

3.岩石与混凝土力学试验系统(RMT)

RMT-301是一款高精度电液伺服控制的材料力学试验系统,专用于岩石、混凝土等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具备轴向、围压、剪切等多种加载功能,是岩土工程、地下结构、边坡稳定性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设备。

二、新技术:践行“双碳”战略

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在结构试验楼大型反力墙建设中,首创应用预应力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环保综合效益及示范效应。其核心成果——“高品质泵送再生混凝土应用示范”获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三、成果:创新成果丰硕

依托反力墙等关键项目,平台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并成功立项11项省部级课题。

四、产学研用融合

学院积极联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龙头企业,共同攻克产业前沿工程技术难题。通过与马来西亚吉隆坡科技大学共建国际合作基地等方式,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的国际输出,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本平台不仅服务于科研攻关,也是本科生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重要载体。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院的发展目标,平台陆续支撑《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等3门广西本科一流课程的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树立低碳节能安全的绿色观;增强敢于挑战“极限承载力”的责任感;形成“四梁八柱”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台聚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近5年支撑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项、自治区级项目60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同时,为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输送了多名优秀研究生。

五、平台运行成效显著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围绕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开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研究,推动再生固废料在实际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以期实现土建类行业的减碳降碳的环保可持续发展。基于南宁学院结构综合试验平台,目前已承担的主要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如下。

表1 主要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型

负责人

年份

1

新型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陈宗平

2024年

2

岩溶区隧道运营期排水系统淤堵机制与处治技术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周祥

2024年

3

超高层复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陈宗平

2024年

1

2025年“八桂之光”访学研修计划(科技人才专项)项目

广西科技人才专项

王玉梅

2025年

2

2025年“八桂之光”访学研修计划(科技人才专项)项目

广西科技人才专项

李涛

2025年

3

2025年“八桂之光”访学研修计划(科技人才专项)项目

广西科技人才专项

梁志孟

2025年

4

建筑固废再生道路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

孙彬

2024年

5

CFRP-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复合加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陈华

2024年

6

基于模型化和深度学习的再生混凝土多轴力学性能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王玉梅

2024年

7

桂北含盐地下水溶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感知与智能诊断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罗大明

2024年

8

广西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全过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西重点研发项目

沈建增

2024年

9

废瓷砖骨料再生混凝土微观损伤机理及多轴破坏准则研究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王玉梅

2023年

10

基于堆积理论的大理石废粉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

南宁市“邕江计划”青年人才专项

王玉梅

2023年

11

广西建筑高质量健康设计与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广西重点研发项目

朱惠英

2022年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构低碳建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陈宗平

2024年

2

建筑减碳关键技术与智能建造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秦康

2024年

3

南宁(东盟)绿色环保技术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

沈建增

2024年

4

南宁市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建筑性能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陈华

2022年

5

南宁市低碳环保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陈华

2023年

未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平台将进一步探索低碳建筑、零碳建筑,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电话/传真:0771-5900894    E-mail:tjxy@unn.edu.cn

  

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